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每到安排牙齿检查的日子,校园里总会弥漫着紧张的氛围。对于这里的自闭症孩子来说,看牙医不是一次简单的健康检查,而是可能引发强烈情绪崩溃的 “大危机”,其中因张嘴检查带来的恐惧,成为横亘在孩子们口腔健康之路上的巨大阻碍。
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每到安排牙齿检查的日子,校园里总会弥漫着紧张的氛围。对于这里的自闭症孩子来说,看牙医不是一次简单的健康检查,而是可能引发强烈情绪崩溃的 “大危机”,其中因张嘴检查带来的恐惧,成为横亘在孩子们口腔健康之路上的巨大阻碍。
当牙医团队带着专业设备进入学校时,部分孩子就开始出现不安的迹象。有的孩子紧攥着衣角,眼神里充满警惕;有的则不停地来回踱步,嘴里喃喃自语。一位孩子在看到穿着白大褂的牙医靠近时,瞬间爆发,大声哭喊着躲避,甚至用手紧紧捂住嘴巴,无论老师和牙医如何安抚,都坚决不肯松开。这种激烈的反应,源于自闭症孩子特殊的感官敏感性和对陌生情境的抗拒。牙医诊室里陌生的环境、刺耳的器械声音,以及检查时强制性的张嘴动作,都会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。
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,口腔健康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,不能因为孩子的恐惧就放弃检查和治疗。为此,学校与牙医团队密切合作,探索出一套适合自闭症孩子的检查方法。在正式检查前,老师们会提前几天向孩子们介绍牙医检查的流程,通过简单易懂的绘本和故事,帮助他们了解看牙医的目的和意义。比如,用 “小牙齿的保卫战” 这样的故事,告诉孩子们牙医是帮助牙齿打败细菌的 “小卫士” ,减轻他们对牙医的抵触心理。
检查当天,学校会特意将检查地点安排在孩子们熟悉的教室,并布置得温馨舒适,减少陌生感带来的压力。牙医也会放下手中的器械,先蹲下来和孩子打招呼,用温和的语气和他们聊天,建立初步的信任。对于特别抗拒的孩子,老师们会轻轻抱住他们,轻声安慰,同时协助牙医进行检查。有时,一个简单的口腔检查需要老师、牙医和孩子反复沟通、尝试,花费数十分钟才能完成。
在日常教学中,学校也会加入口腔护理的相关内容。老师们会拿着牙齿模型,耐心地教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,通过模拟检查的小游戏,让孩子逐渐适应张嘴的动作。慢慢地,一些孩子从最初的极度抗拒,到能够在老师的陪伴下,勉强张开嘴巴让牙医快速查看一眼;有的孩子甚至开始主动拿起牙刷,学着保护自己的牙齿。
尽管每一次的牙医检查依然充满挑战,但星贝育园的老师、牙医和孩子们从未放弃。他们用耐心和爱,一点一点地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克服对牙医的恐惧,守护着孩子们的口腔健康。在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上,每一次小小的进步,都凝聚着无数的努力,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