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许多家庭和学校的餐桌上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面对完整的食物,一些自闭症孩子会表现出抗拒,甚至哭闹不止,只有将食物掰成小块,他们才愿意尝试进食。这种看似 “挑剔” 的行为背后,实则隐藏着自闭症儿童特殊的感官与心理需求。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老师们通过长期观察与实践,深入探究其中缘由,并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方法。
在许多家庭和学校的餐桌上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面对完整的食物,一些自闭症孩子会表现出抗拒,甚至哭闹不止,只有将食物掰成小块,他们才愿意尝试进食。这种看似 “挑剔” 的行为背后,实则隐藏着自闭症儿童特殊的感官与心理需求。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老师们通过长期观察与实践,深入探究其中缘由,并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方法。
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感官处理障碍,对食物的外观、质地、大小等极为敏感。完整的食物在他们眼中,可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压力。大块的食物不仅在入口时难以把控,还可能让他们联想到咀嚼和吞咽的困难,从而产生不安与恐惧。此外,自闭症儿童往往对秩序和规律有着执着的追求,将食物掰成小块,是他们建立对食物 “可控感” 的一种方式。当食物被分割成小块后,形状、大小变得相对统一,符合他们内心对秩序的期待,能让他们在进食过程中获得安全感。在星贝育园,曾有孩子面对完整的苹果时,会直接将其推开,而当老师把苹果切成均匀的小块后,孩子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放入口中。
为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一进食难题,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对用餐环境进行了精心优化。餐厅布置温馨舒适,采用柔和的灯光、卡通图案的餐具,减少环境给孩子带来的紧张感。在餐具选择上,特意挑选边缘圆润、大小适中的餐盘和勺子,方便孩子取用小块食物。同时,学校还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喜好,准备不同颜色、形状的餐具,增加他们对用餐的兴趣。
在用餐引导方面,老师们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。对于初次接触新食物的孩子,老师会先将食物掰成极小的块状,让孩子观察、触摸,慢慢熟悉食物的外观和质地。然后鼓励孩子尝试将小块食物放在唇边,感受食物的气息,待孩子放松后,再引导他们尝试进食。在这个过程中,老师会用温和的语言不断给予鼓励,如 “你看,这个小块食物多可爱,轻轻咬一口,肯定很美味”。
学校还注重培养孩子们自主处理食物的能力。在日常教学中,设置了专门的生活技能课程,教导孩子们如何安全地将食物掰成小块。老师会亲自示范正确的方法,手把手地帮助孩子练习。通过反复练习,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这一技能,还增强了自信心和对食物的掌控感。随着孩子的进步,老师会逐渐调整食物的大小,引导他们尝试接受稍大一些的块状食物,逐步减少对 “小块食物” 的依赖。
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每一个细微的改变都凝聚着对孩子们的关爱与理解。通过科学的引导和耐心的陪伴,学校正帮助孩子们逐渐克服对完整食物的抗拒,在餐桌上绽放出更多自信与快乐的笑容,更好地享受用餐的美好时光。